
家乡的春节
2019-03-13 20:34:53
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卢岳飞
进入腊月,家乡的年味儿便日渐浓郁起来。旅外打工的年轻人如同乳燕归巢,陆陆续续地回到家中。白天,各种小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村子里不时传来阵阵猪叫声,那是勤劳的村民们在宰杀养了大半年的肥猪,准备熏制腊肉。腊肉的熏制是一门颇有讲究的技术活儿,首先要选取上等新鲜的土猪肉,切成三至五斤左右的长条状,在其上均匀地抹上精制盐,一般每百斤肉需用盐四斤左右,多了肉太咸,影响口感,少了则肉易变质。放入缸中腌上一周左右,然后取出用温水清洗,沥干,再用棕叶或塑料带串起,吊到离火坑三米来高的横梁上,连续不断地用柴火烟熏,直至肉色金黄方可取下贮存。
若是天气晴好,村里大塘便开始起鱼,凡是周公塘的村民,每人都会分到一斤人丁鱼,这是几十年来的老传统,这一天,村里热闹非凡,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家家户户都忙着腌制腊鱼。此外,冲糍粑,做霉豆腐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特别是有小孩子的人家,糍粑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趁着闲时,三五户人家凑在一起,将洗净的糯米蒸熟,倒入石臼,几个年轻人便轮番上阵,用木制的砸锤将米饭锤融在一起,取出放置于撒有面粉的案板上,待其稍凉后做成各种形状的糍粑。平时家人们围在火坑边,馋嘴的孩子便会烤上几块,看着两面烤得金灿灿,中间胀鼓鼓而又香喷喷的糍粑,淘气的小家伙们也不怕烫,很快便你争我夺地吞食个干干净净,常常惹得大人们一阵阵的笑骂。
进入腊月中旬,孩子们放寒假了。‘’大人望栽田,小孩望过年。春节,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节日,大人们开始忙着为他们添置新衣新鞋,购买他们喜欢吃的零食。女孩爱花,小子爱炮,市场上到处是各种制作精美塑料玩具枪,孩子们成天挥舞着各自手中的武器,啪啪啪地打得不亦乐乎。
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这天晚上人们都会敬灶神,据说这天灶神会上天到玉帝那儿直奏本家人一年来的表现,因此,这灶神是不可得罪的。过了小年,家家还会选取逢单的日子打扬尘(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到了二十七八,大人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宰鸡杀鸭,炒芝麻豆子,打过年米等等。忙过这最后的几天,人们才能安安心心地等待过年这一天的到来。
除夕如期而至,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上午的事特别多,孩子们只知道玩鞭炮,一家人必须分工明确,贴春联,挂灯笼,祭祖,敬天地和地方的福神,以及做年饭都得在上午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完成。在家乡,还有比拼谁家年饭早的习俗,因此,除夕这天上午就更加显得紧张。忙碌过后,丰盛的年饭也就准备就绪,此时,家家都会紧闭门户,放上一掛长长的鞭炮,一家人围坐一起,餐桌上还要多摆上几副碗筷,寓意来年人丁兴旺。据家中的长者说,以前年饭鱼是要做个半生不熟的,为的讨个年年有余的吉庆。吃饭时,一般是家中的长者先动手,小孩子还要向长者敬酒,说一些祝福的话,表达对家中长者的尊敬。
饭后,人们闲了下来,开始参加各自爱好的娱乐活动,打牌的打牌,串门的串门。此时最开心的当属孩子们,一身新装,一人一塑料袋,三五成群,东家串西家开始辞年,随着声声清脆的童音:辞年哦!恭喜过得热闹年!‘’大人们便忙着分发红包和糖果。半天下来,孩子们个个收获满满,小脸儿兴奋得通红。犹记得八十年代,我们小时候辞年必须得傍晚才开始,提着一个里面插着蜡烛的圆筒形纸糊小灯笼,同样开心地满村子乱转。
三十夜里火,元宵夜里灯。天黑后,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一家人围着餐桌,端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干萝卜炖腊猪脚,团年饭在充满温馨、喜庆的气氛中正式上演。在家乡,团年饭是最为重要的聚餐,若无特殊情况,家里任何人都不得缺席,在家乡人们的眼里,或许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团团圆圆。年夜饭完美收官后,守岁这一古老习俗便登上除夕之夜的舞台。人们烧起熊熊旺火,一边作着年终总结,一边给家中的小辈分发压岁钱。年轻人则守着电视机,开始欣赏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幸福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零点刚到,家家户户便开始燃放烟花,点起鞭炮,满怀憧憬地迎接新年的到来,霎那间,夜空中五彩缤纷的烟花怒放,让人眼花瞭乱,目不暇接。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年轻小辈们照例去族中长辈家拜年,人们脸上堆满着浓浓的喜悦之情,一声声新年好,传达着人们各自心中深深的祝福,一盘盘糖果,一杯杯美酒,盛满着富足,盛满着热情。大年初二,是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的日子。这一天,有出嫁之女的人家都会摆上满桌的美味佳肴,一大家子推杯换盏,亲情在吃喝、祝福声中中脉脉流淌,这样的吃吃喝喝的聚会会一直延续到元宵节。新春大字年,除了拜年这一传统习俗,家乡还有许多其他独特的风俗,如:正月初一至十二禁止讨债,正月初一不允许打扫卫生,以免把财喜扫地出门,初一只吃两餐,俗称‘’扁担饭‘’等等。当然,所有这些禁忌,虽带有迷信色彩,但无非是家乡人们想在新年之初讨个吉利而已。
一年之季在于春。‘’正月十五,吃过汤圆,闹过元宵,人们又纷纷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在忙碌中寻找属于各自的幸福,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卢岳飞,七零后,平江伍市镇普祝村人。普通教师一枚,好读书而不善于写作,希望有机会多向文友学习。
该话题由百家号作者书颜如玉「简介:分享经典美文,感悟百味人生」整理发布。
更多关于话题家乡的春节的细节请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关注作者「书颜如玉」进行订阅哦!
家乡的春节卢岳飞
进入腊月,家乡的年味儿便日渐浓郁起来。旅外打工的年轻人如同乳燕归巢,陆陆续续地回到家中。白天,各种小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村子里不时传来阵阵猪叫声,那是勤劳的村民们在宰杀养了大半年的肥猪,准备熏制腊肉。腊肉的熏制是一门颇有讲究的技术活儿,首先要选取上等新鲜的土猪肉,切成三至五斤左右的长条状,在其上均匀地抹上精制盐,一般每百斤肉需用盐四斤左右,多了肉太咸,影响口感,少了则肉易变质。放入缸中腌上一周左右,然后取出用温水清洗,沥干,再用棕叶或塑料带串起,吊到离火坑三米来高的横梁上,连续不断地用柴火烟熏,直至肉色金黄方可取下贮存。
若是天气晴好,村里大塘便开始起鱼,凡是周公塘的村民,每人都会分到一斤人丁鱼,这是几十年来的老传统,这一天,村里热闹非凡,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家家户户都忙着腌制腊鱼。此外,冲糍粑,做霉豆腐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特别是有小孩子的人家,糍粑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趁着闲时,三五户人家凑在一起,将洗净的糯米蒸熟,倒入石臼,几个年轻人便轮番上阵,用木制的砸锤将米饭锤融在一起,取出放置于撒有面粉的案板上,待其稍凉后做成各种形状的糍粑。平时家人们围在火坑边,馋嘴的孩子便会烤上几块,看着两面烤得金灿灿,中间胀鼓鼓而又香喷喷的糍粑,淘气的小家伙们也不怕烫,很快便你争我夺地吞食个干干净净,常常惹得大人们一阵阵的笑骂。
进入腊月中旬,孩子们放寒假了。‘’大人望栽田,小孩望过年。春节,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节日,大人们开始忙着为他们添置新衣新鞋,购买他们喜欢吃的零食。女孩爱花,小子爱炮,市场上到处是各种制作精美塑料玩具枪,孩子们成天挥舞着各自手中的武器,啪啪啪地打得不亦乐乎。
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这天晚上人们都会敬灶神,据说这天灶神会上天到玉帝那儿直奏本家人一年来的表现,因此,这灶神是不可得罪的。过了小年,家家还会选取逢单的日子打扬尘(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到了二十七八,大人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宰鸡杀鸭,炒芝麻豆子,打过年米等等。忙过这最后的几天,人们才能安安心心地等待过年这一天的到来。
除夕如期而至,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上午的事特别多,孩子们只知道玩鞭炮,一家人必须分工明确,贴春联,挂灯笼,祭祖,敬天地和地方的福神,以及做年饭都得在上午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完成。在家乡,还有比拼谁家年饭早的习俗,因此,除夕这天上午就更加显得紧张。忙碌过后,丰盛的年饭也就准备就绪,此时,家家都会紧闭门户,放上一掛长长的鞭炮,一家人围坐一起,餐桌上还要多摆上几副碗筷,寓意来年人丁兴旺。据家中的长者说,以前年饭鱼是要做个半生不熟的,为的讨个年年有余的吉庆。吃饭时,一般是家中的长者先动手,小孩子还要向长者敬酒,说一些祝福的话,表达对家中长者的尊敬。
饭后,人们闲了下来,开始参加各自爱好的娱乐活动,打牌的打牌,串门的串门。此时最开心的当属孩子们,一身新装,一人一塑料袋,三五成群,东家串西家开始辞年,随着声声清脆的童音:辞年哦!恭喜过得热闹年!‘’大人们便忙着分发红包和糖果。半天下来,孩子们个个收获满满,小脸儿兴奋得通红。犹记得八十年代,我们小时候辞年必须得傍晚才开始,提着一个里面插着蜡烛的圆筒形纸糊小灯笼,同样开心地满村子乱转。
三十夜里火,元宵夜里灯。天黑后,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一家人围着餐桌,端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干萝卜炖腊猪脚,团年饭在充满温馨、喜庆的气氛中正式上演。在家乡,团年饭是最为重要的聚餐,若无特殊情况,家里任何人都不得缺席,在家乡人们的眼里,或许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团团圆圆。年夜饭完美收官后,守岁这一古老习俗便登上除夕之夜的舞台。人们烧起熊熊旺火,一边作着年终总结,一边给家中的小辈分发压岁钱。年轻人则守着电视机,开始欣赏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幸福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零点刚到,家家户户便开始燃放烟花,点起鞭炮,满怀憧憬地迎接新年的到来,霎那间,夜空中五彩缤纷的烟花怒放,让人眼花瞭乱,目不暇接。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年轻小辈们照例去族中长辈家拜年,人们脸上堆满着浓浓的喜悦之情,一声声新年好,传达着人们各自心中深深的祝福,一盘盘糖果,一杯杯美酒,盛满着富足,盛满着热情。大年初二,是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的日子。这一天,有出嫁之女的人家都会摆上满桌的美味佳肴,一大家子推杯换盏,亲情在吃喝、祝福声中中脉脉流淌,这样的吃吃喝喝的聚会会一直延续到元宵节。新春大字年,除了拜年这一传统习俗,家乡还有许多其他独特的风俗,如:正月初一至十二禁止讨债,正月初一不允许打扫卫生,以免把财喜扫地出门,初一只吃两餐,俗称‘’扁担饭‘’等等。当然,所有这些禁忌,虽带有迷信色彩,但无非是家乡人们想在新年之初讨个吉利而已。
一年之季在于春。‘’正月十五,吃过汤圆,闹过元宵,人们又纷纷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在忙碌中寻找属于各自的幸福,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卢岳飞,七零后,平江伍市镇普祝村人。普通教师一枚,好读书而不善于写作,希望有机会多向文友学习。
该话题由百家号作者书颜如玉「简介:分享经典美文,感悟百味人生」整理发布。
更多关于话题家乡的春节的细节请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关注作者「书颜如玉」进行订阅哦!
标签:百家号

「家乡的春节」热议话题订阅
方法1:微信扫描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家乡的春节」
方法2: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名称进入,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家乡的春节」
方法3:微信网页访问即速商店,长按识别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家乡的春节」
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家乡的春节」由百家号Lite原创摘录于微信小程序商店shop.jisuapp.cn,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家号Lite热议话题「家乡的春节」由百家号Lite开发者向微信用户提供,并对本服务内容、数据资料及其运营行为等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
百家号Lite小程序
更新时间:2019-03-13 22:24:55
悲天悯人的境界就是,
>湘西土家吊脚楼的故事
>“4·20”芦山地震5周年:龙门古镇展新颜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两茫茫
>“85度C”要凉了?被多家外卖平台下架!网友:就是因为她!母公司竟然这么说……
>“90后”方汉奇:用66年把冷板凳坐热
>“Hold住姐”:我终于hold住了自己的婚姻!
>“N字鞋”江湖:十亿财富与背后的乡土
>“POS机刷卡套现”有陷阱,老板莫名其妙被骗走了3000元
>“XXOO”是啥意思?我猜你是不懂的嘿嘿嘿
>“一代枭雄”曹操最经典的八首诗
>“一分一段表”你真的能看懂吗?
>“一夜情”最容易发生的十个地方, 排在榜首必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险关隘口中国也就只有这几个
>“一秒之内变格格”谢依霖无预警宣布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