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 百家号Lite > 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
微信小程序,百家号Lite,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

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

2019-04-02 00:12:52

如何评价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
山村咏怀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作者: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赏析:偶然看到这首古诗,抛去古诗中的内容不说,古诗背后所蕴含的却是对于童年满满的回忆。那时的童真,那时的乐趣,那时对学习、对未来的渴望,并不是能够用多么华丽复杂的语言就能够表达,只能是说那时的一切都很真!
一去二三里,已经并不是多么遥远的距离;烟村四五家,何处再去寻这种地方;亭台六七座,现也就在公园能够看到了;八九十枝花,也就仅剩这大自然的馈赠了。时代发展了,我们长大了,但有些东西却是找不回了!
你可还记得你是如何背下这首古诗的吗?欢迎留言
该话题由百家号作者科技文化馆「简介: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分享最新资讯!」
更多有关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的话题讨论请访问百家号Litex小程序关注作者-科技文化馆
标签:
微信小程序,百家号Lite,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

「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热议话题订阅

方法1:微信扫描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

方法2: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名称进入,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

方法3:微信网页访问即速商店,长按识别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

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由百家号Lite原创摘录于微信小程序商店shop.jisuapp.cn,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家号Lite热议话题「可还记得这首诗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由百家号Lite开发者向微信用户提供,并对本服务内容、数据资料及其运营行为等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