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邸制度:官邸是权利的象征,高官住官邸,低官租房住
2019-03-13 20:17:03
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古代官邸制度:官邸是权利的象征,高官住官邸,低官租房住」
“官邸制”,指的是国家为重要官员在任期之内提供住房的制度,这也是今日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高官住房制度。我们耳熟能详的“白宫”即为美国总统官邸,“唐宁街10号”为英国首相官邸,“爱丽舍宫”为法国总统官邸。国外官邸制虽有千差万别,但总的原则却是一致的:一、国家只为少数高级别的官僚提供官邸;二、官员对官邸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任期内入住,御任后搬出;三、官邸的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按照这三条标准,中国古代也推行类似的官邸制,尤以唐宋时期为典型。秦汉时,国家实行的是“名田宅”制,“明尊卑圈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即政府按照臣民的爵位高低,配给不同等级的住宅,很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分房。
唐代之后,国家不再对官员进行制度化的“赐田宅",而慢慢形成了类似于现代西方国家采用的“官邸制”。唐宋的官邸制分中央官与地方官两套系统:在地方一级,州衙与县衙通常都划分为办公区(外衙)与生活居(内衙),地方官员及其家一般都居住在内衙。而在京师,中央政府则只向高级别的少数高官提供官邸,多数官员是住不了官邸的。如当过礼部主客部中的白居易就没有资格入住官邸,只好写了一首《卜居》的诗发牢骚:“游底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含,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盤尘。”
白大诗人游宦京都二十年,官至礼部主客郎中,相当是外交部招待外宾的司长,却连一套住房也混不到。不管是地方政府的官舍,还是中央高级官僚的官邸,所有权都归国家。官员只能在任期内获得居住权,离任则必须搬走。唐玄宗时,宰相李日知提出辞职、获朝廷批准,“及还,饰装将出居别业”,即回官邸收拾了一番,准备搬出来。李日知辞职前并与妻子商量,所以妻子很吃惊,骂他:“家室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何为辞取也?”
宋朝立国后,中央政府在很长时间内都未建设官邸,京朝官只能自已租房子,仁宗朝的宰相韩琦说,“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官私舍宇居止、比比皆是。”韩琦所言,绝非夸大。与韩琦同时代的欧阳修调到京师任职,租住的是破旧小屋,一下大雨就浸水,他只好像唐朝的白居易那样写诗道怀:“我来京师,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间。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墙壁四达,幸家无贮储。”连宰相都是租房居住,有朱熹的话为证:“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货屋。”真宗朝的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职务)杨砺,租住在巷,“僦舍委巷中”,他去世时,宋真宗冒雨前往祭拜,发现巷子狭隘,连马车都进不了,“乘与不能进,步至其第,嗟惘久之”。
当然,在京城租房子还是挺方便的,北宋汴京的租货市场非常发达,除了有大量民宅出租,也可以租住公屋。宋政府建有一批公租房,并设立一个叫做“楼店务”(类似于房管局)的机构进行管理,官民均可向“楼店务”申请租房。那租金呢?自掏腰包。而且房租还不便宜,以致有一位叫做章伯镇的北宋京官发牢骚说:“任京有两般日月:望月初,请料钱,觉日月长;到月终,供房钱,觉日月短。”看样子这位章大人还是一名“月光族”。高官无专门的官邸,各自租房居住,虽然可以减轻财政压力,但也会给政府带来某些不便,宋笔记《石林诗话》说:“京师职事官,旧皆无公廨,虽宰相执政,亦僦舍而居,每遇出省或有中批外奏急速文字,则省吏遍持于私第呈押,既稽缓,又多泄。”意思是说,宰相僦舍而居,有时下班之后,宰相回家了,却有紧急的文件需要宰相审阅、批示,那只能由“省吏”送到宰相私第呈押。这样既耽搁了事情,也容易漏泄机密。
因此,到宋神宗熙宁至元丰年间,朝廷便拨款在皇城右掖门之前修建了一批官邸:“诏建东西二府各四位,东府第一位凡一百五十六间,余各一百五十三间。东府命宰臣、参知政事居之;西府命枢密使、副使居之始迁也,三司副使、知杂御史以上皆预。”这批官邸,民间称为“八位”,大概是有八套的意思吧。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有资格入住“八位”官邸的都是国级以上的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三司使、三司副使、御史中丞(相当于议长)、知杂御史(相当于副议长)。部长以下的官员,还是“僦舍而居”。如果有钱,自然也可以自己购置住宅,不过宋朝官员俸禄虽高,但京师寸土寸金,宋人说,“重城之中,双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
许多官员在京城是买不起房子的,当过宰相的寇准,“历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则寄僧舍或僦居”,为官四十年,居然也未能在京师置产,入京见皇帝时,只能在寺院寄宿或者租住民居。即便官员有钱购房,宋政府对此也有限制,如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朝廷出台了一道“限购令”:“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限制现任京官在首都购买第二套房。禁令只针对官员,平民不受限制。有时候,革新其实挺简单,借鉴现代国家的先进经验,回归华夏的优良传统,就可以了。
该话题由百家号作者走入历史人物的生活「简介:读历史,品历史,评历史。」整理发布。
更多关于话题古代官邸制度:官邸是权利的象征,高官住官邸,低官租房住的细节请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关注作者「走入历史人物的生活」进行订阅哦!
“官邸制”,指的是国家为重要官员在任期之内提供住房的制度,这也是今日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高官住房制度。我们耳熟能详的“白宫”即为美国总统官邸,“唐宁街10号”为英国首相官邸,“爱丽舍宫”为法国总统官邸。国外官邸制虽有千差万别,但总的原则却是一致的:一、国家只为少数高级别的官僚提供官邸;二、官员对官邸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任期内入住,御任后搬出;三、官邸的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按照这三条标准,中国古代也推行类似的官邸制,尤以唐宋时期为典型。秦汉时,国家实行的是“名田宅”制,“明尊卑圈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即政府按照臣民的爵位高低,配给不同等级的住宅,很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分房。
唐代之后,国家不再对官员进行制度化的“赐田宅",而慢慢形成了类似于现代西方国家采用的“官邸制”。唐宋的官邸制分中央官与地方官两套系统:在地方一级,州衙与县衙通常都划分为办公区(外衙)与生活居(内衙),地方官员及其家一般都居住在内衙。而在京师,中央政府则只向高级别的少数高官提供官邸,多数官员是住不了官邸的。如当过礼部主客部中的白居易就没有资格入住官邸,只好写了一首《卜居》的诗发牢骚:“游底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含,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盤尘。”
白大诗人游宦京都二十年,官至礼部主客郎中,相当是外交部招待外宾的司长,却连一套住房也混不到。不管是地方政府的官舍,还是中央高级官僚的官邸,所有权都归国家。官员只能在任期内获得居住权,离任则必须搬走。唐玄宗时,宰相李日知提出辞职、获朝廷批准,“及还,饰装将出居别业”,即回官邸收拾了一番,准备搬出来。李日知辞职前并与妻子商量,所以妻子很吃惊,骂他:“家室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何为辞取也?”
宋朝立国后,中央政府在很长时间内都未建设官邸,京朝官只能自已租房子,仁宗朝的宰相韩琦说,“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官私舍宇居止、比比皆是。”韩琦所言,绝非夸大。与韩琦同时代的欧阳修调到京师任职,租住的是破旧小屋,一下大雨就浸水,他只好像唐朝的白居易那样写诗道怀:“我来京师,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间。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墙壁四达,幸家无贮储。”连宰相都是租房居住,有朱熹的话为证:“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货屋。”真宗朝的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职务)杨砺,租住在巷,“僦舍委巷中”,他去世时,宋真宗冒雨前往祭拜,发现巷子狭隘,连马车都进不了,“乘与不能进,步至其第,嗟惘久之”。
当然,在京城租房子还是挺方便的,北宋汴京的租货市场非常发达,除了有大量民宅出租,也可以租住公屋。宋政府建有一批公租房,并设立一个叫做“楼店务”(类似于房管局)的机构进行管理,官民均可向“楼店务”申请租房。那租金呢?自掏腰包。而且房租还不便宜,以致有一位叫做章伯镇的北宋京官发牢骚说:“任京有两般日月:望月初,请料钱,觉日月长;到月终,供房钱,觉日月短。”看样子这位章大人还是一名“月光族”。高官无专门的官邸,各自租房居住,虽然可以减轻财政压力,但也会给政府带来某些不便,宋笔记《石林诗话》说:“京师职事官,旧皆无公廨,虽宰相执政,亦僦舍而居,每遇出省或有中批外奏急速文字,则省吏遍持于私第呈押,既稽缓,又多泄。”意思是说,宰相僦舍而居,有时下班之后,宰相回家了,却有紧急的文件需要宰相审阅、批示,那只能由“省吏”送到宰相私第呈押。这样既耽搁了事情,也容易漏泄机密。
因此,到宋神宗熙宁至元丰年间,朝廷便拨款在皇城右掖门之前修建了一批官邸:“诏建东西二府各四位,东府第一位凡一百五十六间,余各一百五十三间。东府命宰臣、参知政事居之;西府命枢密使、副使居之始迁也,三司副使、知杂御史以上皆预。”这批官邸,民间称为“八位”,大概是有八套的意思吧。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有资格入住“八位”官邸的都是国级以上的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三司使、三司副使、御史中丞(相当于议长)、知杂御史(相当于副议长)。部长以下的官员,还是“僦舍而居”。如果有钱,自然也可以自己购置住宅,不过宋朝官员俸禄虽高,但京师寸土寸金,宋人说,“重城之中,双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
许多官员在京城是买不起房子的,当过宰相的寇准,“历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则寄僧舍或僦居”,为官四十年,居然也未能在京师置产,入京见皇帝时,只能在寺院寄宿或者租住民居。即便官员有钱购房,宋政府对此也有限制,如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朝廷出台了一道“限购令”:“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限制现任京官在首都购买第二套房。禁令只针对官员,平民不受限制。有时候,革新其实挺简单,借鉴现代国家的先进经验,回归华夏的优良传统,就可以了。
该话题由百家号作者走入历史人物的生活「简介:读历史,品历史,评历史。」整理发布。
更多关于话题古代官邸制度:官邸是权利的象征,高官住官邸,低官租房住的细节请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关注作者「走入历史人物的生活」进行订阅哦!
标签:百家号
「古代官邸制度:官邸是权利的象征,高官住官邸,低官租房住」热议话题订阅
方法1:微信扫描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古代官邸制度:官邸是权利的象征,高官住官邸,低官租房住」
方法2:微信搜索百家号Lite小程序名称进入,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古代官邸制度:官邸是权利的象征,高官住官邸,低官租房住」
方法3:微信网页访问即速商店,长按识别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订阅热议话题「古代官邸制度:官邸是权利的象征,高官住官邸,低官租房住」
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古代官邸制度:官邸是权利的象征,高官住官邸,低官租房住」由百家号Lite原创摘录于微信小程序商店shop.jisuapp.cn,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家号Lite热议话题「古代官邸制度:官邸是权利的象征,高官住官邸,低官租房住」由百家号Lite开发者向微信用户提供,并对本服务内容、数据资料及其运营行为等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
百家号Lite小程序
更新时间:2019-03-13 22:25:17
悲天悯人的境界就是,
>湘西土家吊脚楼的故事
>“4·20”芦山地震5周年:龙门古镇展新颜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两茫茫
>“85度C”要凉了?被多家外卖平台下架!网友:就是因为她!母公司竟然这么说……
>“90后”方汉奇:用66年把冷板凳坐热
>“Hold住姐”:我终于hold住了自己的婚姻!
>“N字鞋”江湖:十亿财富与背后的乡土
>“POS机刷卡套现”有陷阱,老板莫名其妙被骗走了3000元
>“XXOO”是啥意思?我猜你是不懂的嘿嘿嘿
>“一代枭雄”曹操最经典的八首诗
>“一分一段表”你真的能看懂吗?
>“一夜情”最容易发生的十个地方, 排在榜首必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险关隘口中国也就只有这几个
>“一秒之内变格格”谢依霖无预警宣布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