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体验
「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介绍
「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_作者自评:
如何看待百家号Lite小程序热议话题「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来源:光明日报图1:中老年人的安全感知与手机支付使用的关系图2:中老年人社会参与频率与使用联络方式的关系要点提示:●中老年人互联网体验日渐立体全面;●半数中老年人会使用手机支付;●与慰藉心灵、调节情绪有关的互联网内容中老年人点击最多;●微信在中老年人社会活动的参与和组织中扮演重要角色;●中等收入及以上、有经济自主性的中老年人互联网受骗比例更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7年6月,我国50岁以上的网民群体呈扩大趋势。2017年,50岁以上网民群体在网民中所占比例达到106%,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融入了互联网之中,他们与年轻人在接入方面(包括设备、基础设施、技能等)的差异在逐渐缩小,但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依然处于相对弱势。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构建了独特的互联网使用方式,形成了区别于年轻人的互联网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以50岁及以上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和典型现象刻画中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揭示人口特征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对中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方式的影响,为更好地理解中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提升中老年人网络素养提供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线上研究和线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焦点组访谈和问卷调查,不仅考察中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状况、信息能力,亦通过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对我国中老年人的网络生活进行考察与分析。定性研究方面,课题组于2017年8月至10月在哈尔滨、北京、太仓、上海进行了田野调查,共做了17组焦点组访谈,每组访谈6—7位使用微信的中老年人。样本尽量覆盖不同类型社区、性别、年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中老年人。样本除了覆盖一线城市的市民,也访谈了一线城市中的农村社区和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定量研究方面,课题组于2017年11月对8个大城市中使用微信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800个样本。本报告也分析了腾讯后台的大数据,主要是TBI腾讯浏览指数,依托TBS腾讯浏览服务,接入终端为智能手机,符合年龄界定的样本量为35759363个(数据收集时间为2017年7月27日至10月27日)。中老年人上网特点智能手机是最主要的接入端口智能手机是中老年人接入互联网的重要硬件。调查发现,大多数中老年人都将屏幕大视为手机最重要的性能,存储空间大、性价比高和速度快也是超过三分之一的中老年人所看重的因素。中老年人对手机的需求已不局限于满足基本通讯,而对速度和存储空间都有了更高追求,这与其开始使用更多的互联网功能和手机功能有关,如上网浏览和存储照片、视频等。此外,约四分之一的受访中老年人表示看重手机的音响效果和拍摄功能。绝大多数中老年人(906%)对自己的手机满意,而不满意者中,屏幕小、运行速度慢、存储空间不够是最主要的三个原因,表明中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具有丰富性。中老年人的互联网体验日渐立体全面中老年人对互联网的应用集中于沟通交流和信息获取方面,但一些看似年轻人专属的便捷功能也开始融入中老年人生活当中,如看视频、手机支付、手机导航、打车服务等。在网上信息获取方面,758%的中老年人会上网看新闻资讯,超过半数的中老年人(566%)可以自己搜索,还有近半数中老年人(459%)会关注浏览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根据焦点组访谈的分析,中老年人上网浏览的新闻以国家和社会时事新闻为主,较少关注娱乐新闻。主要的搜索内容包括菜谱、出行、旅游相关信息。浏览的公众号文章主要围绕传播正能量、养生保健、运动健身、生活小窍门等话题。在微信交流方面,绝大多数中老年人(985%)都会微信聊天,超过八成会在微信发表情或图片、朋友圈点赞、接收或发红包,近七成会拍摄和转发小视频。根据访谈的结果,中老年人自己拍摄和分享的小视频主要以旅游、健身和孙辈动态为主;转发的网络视频主要以趣味性较强的幽默视频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老年人对于微信的使用已不局限于将其作为即时通信工具,还作为表达情感和维系社交的互动平台。在生活应用方面,中老年人应用网络的比例相对较低,四成中老年人会在网上缴纳手机费,三成左右的中老年人会网上购物、手机导航,四分之一左右的中老年人会用打车软件或缴纳水、电、煤气等生活费用,而会网上挂号、订火车票机票、订宾馆等便利服务的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较低。在娱乐休闲方面,多数(593%)中老年人会用手机看视频;部分中老年人会用手机制作相册(250%)和微信表情包(200%)等趣味性的功能。中老年人点击最多的内容:与慰藉心灵、调节情绪有关的内容根据TBI腾讯浏览指数,中老年人浏览主题排名靠前的是和慰藉心灵、调节情绪有关的内容,分别有7651%和7202%的中老年用户选择浏览;紧随其后的是时事新闻,67%的中老年用户选择浏览;还有以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健康主题和以情感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感情主题,分别有6685%和607%的中老年用户选择。此外,排名较为靠前的主题还体现了中老年人多元化的兴趣爱好,比如旅游、军事、科技、人文、美食,以及中老年人对投资、理财、置业的关注,比如房产、财经。中老年人最爱与心理咨询相关的音频节目中老年人最喜欢收听的专辑主题里,有声读物遥遥领先;音乐和人文专辑的点击量比较靠前,教育培训和儿童内容也有一定的点击量。这一方面是中老年人满足自身学习知识所需,另一方面,很多中老年人还要承担照顾孙辈的责任,因而关注教育方面的内容。中老年人搜索最多的是和心理咨询有关的音频节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需要理解和关怀的心理需求。半数中老年人会使用手机支付根据调查数据,463%的中老年人表示从未用过手机支付,364%的中老年人表示偶尔用,174%的中老年人表示经常用。中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支付与是否绑定银行卡有很大关系,绑定银行卡的中老年人中,高达924%的中老年人都用手机支付,其中415%的人经常使用,509%的人偶尔使用。而未绑定银行卡的中老年人中,则有285%的人使用手机支付,仅有17%的人经常使用,269%的人偶尔使用。对于绑定了银行卡的中老年人,918%绑定的是自己的银行卡,66%绑定了子女的银行卡,16%的人绑定的是配偶的银行卡。超过半数(557%)的中老年人绑定的银行卡的存款金额或信用额度在5000元以下,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和1000~5000元这两个区间,绑定存款或额度在1万元以上银行卡的人数(79%)较少。中老年人对于手机支付安全与否的感知和手机支付使用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认为手机支付非常安全的中老年人中,976%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手机支付,其中近七成经常使用,近三成偶尔使用。认为手机支付比较安全的中老年人中,809%选择用手机支付,其中近三成经常使用,超过半数的人偶尔使用。而认为手机支付不太安全的中老年人中,则有748%的人从来不用手机支付,252%的人会偶尔使用。认为手机支付非常不安全的中老年人,没有人选择用手机支付。(见图1)微信在中老年人社会活动的参与和组织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中老年人最常参与的旅游、运动健身和广场舞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微信是最主要的联络方式。对于广场舞、唱歌和运动健身这些组织性较强、人员较为固定、所在地又相对集中的活动来说,微信联络的方式最为常见,分别有694%、619%和595%的中老年人选择;其次是电话联络;面对面沟通也占有一定比例。在社区类的集体活动以及书法绘画和读书写作等交流活动中,电话联络的比例稍高于微信。旅游的联络和组织主要依靠微信,672%的中老年人选择此项。(见图2)中老年人对不同类型的微信文章有不同的喜好,深得大多数中老年人喜欢的是养生保健类和生活常识类文章,分别有749%和728%的中老年人平时喜欢在微信上浏览。此外,也有较高比例中老年人喜欢浏览时事新闻、政府政策、旅游和情感类文章。多数受访者表示在阅读文章后会转发,还会根据文章内容,有选择地转发给不同社交圈内的人,将转发文章变为一种社交方式。中等收入及以上、有经济自主性的中老年人互联网受骗比例更高如果将受骗广泛定义为诈取钱财、欺骗感情、传播谣言、虚假宣传等多方面,表示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中老年人比例高达673%。被骗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受骗的信息类型主要是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中老年人发觉受骗之后寻求帮助的比例较低。有683%的中老年人表示“不寻求帮助,当经验教训”,672%选择“告诉家人朋友以防再次受骗”,只有259%和179%会选择向子女和朋友求助,而表示选择报警求助的仅有06%。可见,中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需要强化。被骗的中老年人中很大一部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并具有经济自主性。在有被骗经历的中老年人中,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学历,分别为394%和377%;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中老年人居多,分别占671%和243%。从经济自主性来看,有受骗经历的中老年人中有411%表示家里的重大支出由自己决定,375%的中老年人表示是共同协商决定,仅有16%和54%的中老年人表示是由配偶等其他人支配。多措并举提升中老年人网络素养为适应我国快速走向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可从改善互联网生态、增强中老年人的互联网行动能力和提升中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安全意识等多方面提升中老年人网络素养,具体建议为:强化互联网“容错”机制,构建中老年人友好型的互联网生态。要形成“容错的”互联网生态,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硬件完善、产品设计与功能以及网络安全环境等。努力营造中老年人友好型互联网生态,比如互联网平台设计撤回机制,社区和家庭帮助中老年人积极采取补救和自我保护策略,并且集合多方面的力量培养和规范网络安全环境。加强提供中老年人相关的政府公共服务,满足中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中老年人普遍对医疗保健的热情很高,但是常常被商家和错误的信息误导。调研发现,一些医生和基层政府更多地承担了传播科学知识、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的功能,能有效地防止中老年人受骗上当。此外,政府层面的政策宣传和实施有利于推动中老年人学习新技能、丰富晚年生活。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增强中老年人对生活保障的信心。中老年人对保健品的“痴迷”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有关。调研显示,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对未来生活表示担忧,尤其是儿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对此,建议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加强对媒体和互联网安全环境的监管,改善中老年人的消费和生活环境。部分媒体和机构的逐利行为助长虚假宣传、传播不实信息,给很多中老年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急需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解决。构建家庭支持体系,增强中老年人网络安全素养。研究发现,包括儿女在内的家庭支持是增强中老年人互联网能力、防止上当受骗的有效保障。儿女不仅应创造条件为父母接入互联网,还应树立“容错”的支持体制,包容父母在学习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的错误,积极引导中老年人提升网络安全素养,切实保护个人信息等。(作者:田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该话题由百家号作者新华网客户端「简介:新华网客户端—引领品质阅读」整理发布。更多有关话题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的讨论请订阅百家号Lite小程序,关注作者「新华网客户端」!
「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_使用指南:
步骤1:微信扫描「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使用;
步骤2:微信搜索「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名称即可使用;
步骤3:微信网页访问即速商店-长按识别「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码即可使用。
「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_服务声明:
本服务由「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开发者向微信用户提供,并对本服务信息内容、数据资料及其运营行为等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
"「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由开发者"「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原创首发于微信小程序商店shop.jisuapp.cn,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评分
共收到5条评价
5星3条
4星2条
3星0条
2星0条
1星0条
「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评论
海量浏览,人人体验
提交申请入驻催审,首页推荐


╃高手╁2022-01-19 02:13:36
好看的外表+有趣的灵魂~这个「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66哒~
雨夜带刀不带伞2022-01-19 02:09:12
这么好用的「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当然要分享给好朋友啦!
龙族だ战团2022-01-19 02:06:57
这「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长得好看,功能又多,还不占内存,很好很强势
眼眸里的温柔2022-01-19 02:04:30
感谢这个「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微信小程序,在满足我需求的同时解放了我的手机内存!
sY、名称2022-01-19 02:03:36
好看的外表+有趣的灵魂~这个「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百家号Lite小程序66哒~